幼儿园小班教案《鹅》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鹅》,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1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赏咏鹅,感知咏鹅语言的优美,风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白鹅叫声录音带、《咏鹅》朗读带、音乐带,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鹅图片,课前事先画好的“小河”。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
1、放白鹅叫声录音带,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大白鹅的图片。(事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再用一张白纸遮住,以此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二)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1、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2)大白鹅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呢?(长长的)
(3)这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在唱歌呢,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的。(放白鹅叫声)
(4)我们也来学一学白鹅唱歌吧。带领幼儿模仿动作,伸长脖子学白鹅叫声。(引出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4)大白鹅最喜欢游泳,它是怎样游泳的呢?(引导幼儿用双手模拟划水的动作,引出诗句“白毛浮绿水”)
(5)大白鹅小脚的颜色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那么大白鹅游泳时脚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请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然后集体模仿(引出诗句“红掌拨清波”)。
(三)听一听,读一读。
1、放《咏鹅》朗读带,幼儿欣赏。
2、教师有感情配乐朗读,边读边模拟动作表现古诗内容。
3、教读两次。第一次拍节奏读,第二次边读边模拟动作。
4、跟读一次。放录音朗读带,幼儿边跟读边用动作表演。
(四)音乐游戏:快乐的大白鹅
1、放音乐歌曲《咏鹅》。
2、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大白鹅,边听音乐边表演,来到“小河”里尽情的嬉水玩耍。
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我采用先声夺人的办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即让幼儿听声猜动物,实践证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当我把白纸揭开,栩栩如生的大白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孩子们的脸上更是满溢着兴奋的表情。
对古诗的教学,对于幼儿特别又是小班的幼儿来说显得有点枯燥,但是如果运用适宜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也会让他们兴致盎然,并在积极地参与中,得到很多的收获。
考虑到小班幼儿因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咏鹅》这首易于小班幼儿理解的古诗来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呢?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方面,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肢体动作模仿来表现古诗内容。通过让幼儿模仿大白鹅头抬的高高的伸着脖子唱着歌、在水里像划船一样游泳等动作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感知诗的意境。这个活动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模仿得也很不错,师幼互动也很好。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大白鹅基本的外形特征,如鹅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
但在“听一听,读一读”这一环节中,也许是教法设计还不够理想,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些,因此幼儿学习朗读的情绪有所下降,有几个幼儿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东张西望,不十分愿意跟老师朗读古诗。我想,如果我变换一些方式来教读,如由教师朗读诗句幼儿模仿动作;或教师一边指着白鹅的不同部位,一边诵读相应的诗句;或者让全体幼儿来诵读,我来指挂图。这样就增加了形象性,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不至于削弱。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歌曲声中学习表演古诗里的情景,在游戏活动中孩子表现的很开心,也学的很像。通过模仿白鹅戏水的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小百科:《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2【活动目标】
1、跟随儿歌韵律协调地念词。
2、仿编儿歌中的动物名称及叫声。
3、初步掌握5以内的数。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重点难点】
1、感受儿歌韵律,了解儿歌内容。
2、能根据游戏内容进行想象创编。
【活动准备】
大白鹅,小白鹅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白鹅走路的样子。
二、倾听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大白鹅有5只有顽皮的小白鹅崽崽,它们很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念的“儿歌”,帮大白鹅找找小白鹅躲到哪里去了?
1、教师示范边念儿歌边用手指谣的方式表现儿歌。
2、引导幼儿一起以手指谣的方式有韵律的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引导幼儿将小白鹅替换为其他的动物及其叫声(如小花狗、汪汪汪;小花猫、喵喵喵)
2、逐步将儿歌中的量词”5只”减到“4只、3只、2只、1只,增加游戏趣味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3活动目标:
1.尝试用颈部任意弯曲,表现鹅在水中游泳的情景。
2.感受在砂皮纸上作画的乐趣。
活 ……此处隐藏4464个字……的冰,想到小熊那里还是夏天,小熊肯定很热。于是,企鹅就挑了一块最好最大的冰,用盒子装了起来。
企鹅带着这份礼物去看小熊了。他坐在船上过了一天又一天,天气越来越热,企鹅的礼盒越来越轻。走了很长很长的路,过了好几天才来到小熊的家乡。
小熊打开这个礼物一看,哎呀,礼物不见了。这两个好朋友挠挠脑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知道了原来里面的冰都化光了,但还是高兴地抱在一起。
教学反思:
经过课后反思,我总结了一下几点:第一,我在启发引导问题这一方面,还不够自然,有时候孩子回答问题好了之后,我却不知道如何回应他,还要思考一下再给他回应,这方面真的非常欠缺。第二,怎么把幼儿的回答引导到主题上也是非常关键。孩子毕竟年龄很小,有时候他很愿意回答,但是总是回答不到那个点上去,这时候如果我跟着他的思路走,就是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学习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导到课的主题上去,这样幼儿学的开心,效果也非常好!第叁,我的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幼儿的思维很广,上课时老师必须灵活掌握每个孩子的心!有时候一个小忽视,孩子就容易受伤。今天我在提问的时候,有一个宝宝忽然说:“老师,我举手了你都没叫我!”脸上很失落,我马上说:“我看见你了,但是有好多宝宝也在举手,一个一个来,待会让你回答,好吗?”然后一个孩子回答完后,我马上就让那个宝宝也来说一说,说完了她就很开心。虽然我反应的不是很快,但是也抓住了孩子的心!所以以后我的随机应变能力还需要增强啊!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9目标:
1、 通过边看边说的方式,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 愿意想办法帮助小企鹅解决在送礼物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准备: 故事ppt、保温带
过程:
一、 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1、 你们知道他是谁?
2、 小企鹅要送小熊礼物,你觉得小熊会希望收到什么礼物。
二、 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1、 欣赏故事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问:企鹅准备的是什么礼物?为什么要为小熊准备这份礼物?
2、 欣赏故事第二部分(第三、四段),提问:礼物怎么会不见的?
3、小结:小企鹅准备了一份在夏天很不错的礼物——冰块,但夏天天气太热,小企鹅把冰块装用进木箱里,冰块是会很快就融化的,这样礼物就不见了。
三、讨论问题,解决困难
1、讨论一:企鹅精心准备的礼物,小熊却没有收到,企鹅很难过。谁来帮帮企鹅,告诉他在下个非常炎热的夏天去看小熊可以带些什么。
2、讨论二:如果企鹅还是想送小熊冰块的话,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冰块不溶化,让企鹅顺利地把礼物送到小熊手里。
3、小结:小朋友为小企鹅想了很多的办法,帮助小企鹅解决了送礼物的难题,小企鹅非常感谢大家。如果以后你的朋友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我们也像今天一样开动脑筋想出办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10活动目标:
1、能大胆表现鹅的基本特征及不同动态。
2、让幼儿知道鹅是家乡的特产之一。
3、引发幼儿学习鹅的兴趣。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幼儿会念古诗《咏鹅》,
2、深蓝色卡纸、白色、红色、浅蓝色、绿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你看它是谁?(聚光灯出示大白鹅)
大白鹅长什么样子?
师:我们寨桥人用大白鹅烧出了一道有名的菜,叫寨桥老鹅。
我们家乡的渔民伯伯在滆湖里还养了很多有名的水产品,你知道吗?
(引导幼儿讲述并出示图片)
师:古时候的诗人还特意为鹅写了一首诗,叫《咏鹅》,你会念这首古诗吗?
师:今天老师想把这么漂亮的鹅画下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二、欣赏感知,理解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情景化语言,让幼儿感知鹅的表现方法,使技能学习融入到情景中。)
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示范:
有一个小蛋宝宝和一个大蛋宝宝,它们很孤单。小蛋宝宝想跟大蛋宝宝做朋友,于是小蛋宝宝拿起电话跟大蛋宝宝说:“你好啊,我们做个朋友好吗?”大蛋宝宝回答说:“好啊,朋友!”(添画鹅的脖子)小蛋宝宝听了很开心,它睁开眼睛(添画),戴上了一顶红红的帽子,张开扁扁的嘴巴(添画并涂色)说:“你好,你好!”
师:你们看,两个蛋宝宝变成了什么?(大白鹅)
师:大白鹅很开心,它神气地伸长细细长长的脖子,穿上红舞鞋(添画并涂色),
张开翅膀(添画翅膀),翘起尾巴(添画尾巴),在水里跳起舞来了(添画水波)!它把羽毛洗得白白的(均匀涂色),真漂亮呀!
师:这只大白鹅好神气啊!你来学一学神气的样子!
(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伸长细长的脖子,好像很神气地样子。)
三、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情景化的语言来指导幼儿的创作,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不同动态的鹅。)
师:你们看,还有很多鹅也赶来跳舞了,它们是怎么跳的呀?
引导幼儿观察鹅的各种动态并区分鹅的头和身体的大小。
师:还有许多小蛋宝宝和大蛋宝宝也想变成跳舞的大白鹅呢,你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好吗?
提出要求:
(出示图片)鹅的头是小蛋宝宝,身体要画成大蛋宝宝,还要画出大白鹅神气地长脖子,再给它涂上白白的羽毛,最后可以添画一些漂亮的荷叶和水草,让画面更漂亮!(播放音乐)
四、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作品:找找谁的大白鹅最神气
(播放音乐)我们一起来学学自己画的大白鹅神气的动作(特征、动态方面),边跳舞边念古诗。
幼儿园小班教案《鹅》1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古诗,并了解这是一首描写鹅的古诗。
2、帮助幼儿了解鹅的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图画。 活动准备:
1、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
2、 准备字卡:鹅、掌。
活动过程:
1、 游戏导入《五只猴子荡秋千》小猴子今天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内容。
(2)提问:“画面上有什么?”出示字卡“鹅”
(4)提问:“鹅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作总结。
3、欣赏动画,学习古诗儿歌《咏鹅》
4、再次欣赏古诗,并认识字卡:掌
5、游戏;《小鹅找脚》请幼儿将撒在地下的字卡宝宝按照名字放到相应的篮子中。
活动延伸:
绘画大白鹅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