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稿汇总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中国心》,接下来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中国心》是湘教版高中音乐音乐歌唱第二单元第一主题的一节听赏课。作品为D调,四四拍,情绪庄重,旋律平稳,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男声四重唱,感受作品表达爱国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通过欣赏作品《我的中国心》,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我的中国心》的欣赏,并配以视听结合等方法,锻炼欣赏发现能力。
3.了解男声四重唱的演唱形式和特点,并能够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
难点是了解男声四重唱的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问答法、情境创设法等。
学法:视听结合法、表演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表演方式进行导入,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和《中国人》,并提问:这两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两首歌曲都是表现的爱国之情。接着提问:同学们,还有哪些歌曲是表现爱国的?请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同学表演后顺势揭示课题《我的中国心》。
这样设计,是因为表演导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播放歌曲音频,并提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庄严的。之后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中描写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景色,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两次聆听歌曲,学生对歌曲可以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为下一个环节探究学习做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男声四重唱。其次播放男声独唱《我的中国心》,并提问独唱和男声四重唱听起来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男声四重唱是声乐的演唱形式之一,由四名男生组成,其声部为第一男高音、第二男高音(也叫次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声音更加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使整个音响效果更加饱满,更具表现力。再次,感受歌曲旋律,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理由。学生进行自由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歌曲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的音高较平稳,节奏较紧凑,更倾向于叙事;第二部分音高起伏比较大,节奏被拉长,更倾向于抒情的效果。接下来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提出问题:歌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从歌词出发,第一段变现了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当第二段进入长江、长城时,酣畅淋漓的抒发了炎黄子孙对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无限热爱。
接下来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带领同学演唱歌曲。之后并提问: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这首作品?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并注意表现歌曲的情感。最后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并进行点评。
通过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新课标指出音乐课应该强调音乐实践,自主探究,通过一步一步教学推进学生体会歌词中热爱祖国的情绪,从而进一步体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的把握和体会,我会介绍歌曲的的创作背景。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黄沾又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对他说,心中有中国,有名字,有中华民族,到底有没有心?于是就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1983年秋,为了筹备1984年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到福建和广东一带采访。一天,他们坐着一辆武警战士开的吉普车,在当时还很破旧的深圳奔驰时,战士车上偶然播放的一首歌曲,令央视导演激动异常。“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导演袁德旺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坐在车上被这首歌曲给震动了,然后我就问他,我说这个歌是谁唱的呀?他说是一个香港的歌手,叫什么他也不知道。后来我就要求他给我复制了一盘这个带子。”很快,袁德旺导演就了解到,唱这首歌的是香港一名叫张明敏的歌手。于是,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黄沾很聪明地运用了“长 ……此处隐藏4842个字……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他们从小热爱运动。
3、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本课时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方法,辅以直观教学法,联系生活等手段组织教学。
学法:
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说——读”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讨论,自主交流,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重点段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分页标题#e#
课前准备:
教师:网上搜集有关足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及相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可在家长的帮助指导下)搜集有关足球方面的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一)运用游戏,复习生字新词
1、导语:同学们,你们爱踢足球吗?下面我们就来玩个踢足球的游戏。
2、出示课件:几个学生在踢足球,足球上写有新词,读对踢入球门,响起掌声。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用这种形式来巩固生字新词,可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导读设疑,引起探究。
1、课件出示:足球自述,并出示句子。师述:我叫足球,别看我圆圆的身体,个头不大,年纪可有一大把喽。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大把”,并指导读好这个词。
3、指导朗读:是呀!足球爷爷年纪可大了!你来做一回足球爷爷,好吗?
4、设疑引起对下文的探究:足球的年纪真有那么大吗?你想知道他的故乡在哪里吗?
指导朗读,注重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可使朗读训练落到实处。教师通过设疑,能激起学生继续读书探究的兴趣。
(三)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
这里应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为下面的小组交流打好基础。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照顾到全班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获得发言权,特别是一部分胆小、后进的学生,也能在组内得到表现的机会,而不是让课堂成为几个优秀生表演的舞台。同时,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是释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鉴于本班学生人数较少,教师一向比较重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与指导,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应该说有一定基础,不会只流于形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出示:我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那个时候只有皇帝过生日才用我来庆祝。
(1)指导读好长句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呀?让学生找出“很久很久”映证上文“年纪可有一大把喽”。
教师补充介绍有关足球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指导感情朗读:哦,原来足球的故乡是我们中国呀!在很久以前,我们中国人就已经有足球运动了呀!老师真高兴,你们呢?谁来用高兴自豪的语气读一读前半句?可惜那时候只有——,才——(师生合作)并没有很多参与这项运动。指名读后半句。分页标题#e#
朗读指导可适当强调重读“很久很久”、“只有……才”
出示:他们在皇宫前进行比赛,看谁能把我踢进对方的门洞里。
(1)从这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他们在皇宫前/进行比赛,看谁/能把我/踢进对方的门洞里。
在这里,我主要采用以读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教师的补充介绍,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渲染气氛,创设丰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读好句子。
(四)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联系生活,读说结合
1 多媒体出示:许多年过去了,今天,踢足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每当我为别人带来欢笑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了!
(1)联系生活理解“最流行”:说说你或身边的人喜爱足球的事。
(2)出示一组有关人们喜爱踢足球的图片,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为朗读做好铺堑。
(3)指导朗读前一句:是啊,各国人民都非常喜爱足球运动!所以说——
联系生活说说足球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与思考,进行交流汇报)
教师提供几组相关图片:
20××年月10月7日,我国足球冲出亚洲,昂首走向世界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情景。
20××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我国进入世界三十二强,人们欢呼雀跃的场面。
球迷们观看比赛的场面……
2 指导朗读后一句:运动员们为了踢好每一场球而刻苦训练,球迷们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兴致勃勃地观看每一场球赛,当球员踢进一个好球时,多少人为之欢呼雀跃!足球给我人带来多少欢笑呀!
文道结合,渗透思教:能为别人带来快乐,我们就会感到更快乐!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又一崭新理念。根据这一理念,以教材为本,联系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多方面获取学习语文的材料,扩大学习语文的范围。让他们说说自己或身边的人喜爱足球的事,说说足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相机组织欣赏网上搜集的相关图片,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教材的内涵,为下面的朗读作好铺垫。
(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足球方面的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在组内给大家做个介绍,推荐代表上台介绍,奖励小小足球贴纸一张。
2 做做说说:课后收集你喜欢的足球比赛或足球明星的图片,在班内搞一个“小小足球窗”展览,大家来做解说员。分页标题#e#
这样的设计,是基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活动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设计这两个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还需一提的是,对学生的朗读、说话等学习活动,应采取积极、肯定的评价,要“准备好一百顶高帽给你的学生戴,让他们天天带着荣耀回家。”低年级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赏识,以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