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6-22 11:16:07
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2.实验中敢于大胆猜测、想象。

3.通过探索活动,知道鹌鹑蛋在清水里沉下去,在盐水里能浮上来。

活动准备:

塑料杯、鹌鹑蛋、盐、水、筷子、盘子、勺子、抹布等。

活动过程:

1. 通过变魔术吸引幼儿的兴趣。

教师将鹌鹑蛋和两杯水都变出来,将两个鹌鹑蛋分别放入两杯水里,结果一个沉下去,另一个则浮上来,怎么回事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2. 幼儿动手操作鹌鹑蛋在清水里的实验。

师:鹌鹑蛋到底在清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的,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回来告诉我答案。

3. 引导出鹌鹑蛋在盐水里是浮起来的。

师:你们看这两杯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有杯水里放了盐)

教师示范操作使另一杯清水变成盐水,鹌鹑蛋就浮起来了。

4. 幼儿动手操作鹌鹑蛋在盐水里的实验。

幼儿操作前提好实验要求,再动手操作并观察结果。

5. 小结;鹌鹑蛋放在清水里沉下去,放在盐水里能浮上来。

6. 出示两杯水,让幼儿将盐水和清水分辨出来。

7. 激发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探索的欲望。

师:小朋友们,如果将水里加入糖或味精,鹌鹑蛋在里面有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回家和爸爸妈妈试一试吧!

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区分生蛋与熟蛋。

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判断、了解生蛋熟蛋及结构。

活动准备:

1、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生鸡蛋、熟鸡蛋。

2、人手一只鸡蛋。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看看摸摸说说猜口袋

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

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称

3、说说蛋的形状及猜猜生蛋与熟蛋。

教师:两个蛋宝宝长的一模一样我们怎么来区分它们呢?

二、试一试

1、引发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的愿望。

教师:用小手摇一摇。

2、用手摇一摇及用旋转的方式知道蛋的生熟。

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3、幼儿讨论交流尝试。

4、归纳小结。(请幼儿回答,教师验证鸡蛋的生熟)

三、尝一尝

1、让幼儿尝尝熟蛋。

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

活动延伸:

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咸,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

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3

  活动名称:有趣的蛋

  活动目的

1)认识常见的蛋,了解蛋的构造。

2)引发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蛋托、图片(母鸡、鸭、鹅、鹌鹑)、粘纸(小鸡、小鸭、鹅、五角星)、垃圾桶、毛巾、小碗、图片、恐龙蛋模型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分享经验

(出示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1)孩子自由观看、自由讲述,教师倾听、观察。

2)分享经验

A、你刚才看到的是什么蛋?

B、你还有什么不认识的蛋吗?(幼儿互相解决问题)

C、比较蛋的大小、外形和颜色

二、分类验证

1)把相同的蛋放在一个家里。(幼儿归类)

2)验证

三、操作探索

1)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幼儿自由讲述)

2)自由操作探索

要求:自己拿一个小碗,把蛋敲碎后放进碗里,看看里面有些什么?这儿有粘纸,你敲到什么蛋就在小碗上做什么标记?这儿有抹布和垃圾桶,想想有什么用?

3)交流

你刚才敲了什么蛋?里面有些什么?每个蛋的里面都一样吗?(探索蛋的构造)

4)小结

四、延伸:

1)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是什么蛋吗?(观看恐龙蛋模型)

2)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是什么蛋吗?(鸵鸟蛋)

3)鸵鸟蛋是什么样子的呢?世界上还有很多动物妈妈也是生蛋的,旁边有很多图片,它会告诉你答案的,你们自己去看看吧!

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4

有趣的鸡蛋

儿童科学素质要求:

1、具有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2、参与学习,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养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具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认识欲望和初步的环保意

课题生成:

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较多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情感、态度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则重视不足。随着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不少孩子的生活依赖性较强。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课题的探讨过程中,大胆加入了认识一些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孩子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以达到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培养能力的目的。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鸡蛋和自我服务的快乐。

2、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分辨生、熟鸡蛋的几种方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初步掌握煎鸡蛋的技能。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小筐(小筐内有四个混在一起的生、熟鸡蛋),一只小碗、一只小碟子、一条小毛巾。

2、活动室有:清水、盐水、软垫、滑板、手电筒、暗箱、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有电火锅、各种调料、碗、筷等。

3、电脑软件一套。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名称)。

幼儿随意坐在地毯上看电视(画面上一只鸡蛋在音乐的伴考下由左下角向右上角滚动着,最后定格为“有趣的鸡蛋”)。

2、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归纳鸡蛋的特征及用途。

(1)教师:你知道鸡蛋有哪些特征吗?

(2)幼儿看电视做游戏《会变的数字》,目的是通过游戏了解蛋的用途。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幅图案,每一幅图多都与鸡蛋有关,当小朋友所说的答案与数字后面的图案相符时,每幅图案就会从数字后面跳出来。

3、幼儿在自由操作活动中,学习分辨生、熟鸡蛋的方法。

(1)幼儿看电视(画面上是一只胖乎乎的小熊,端着一小筐)蛋走过来,焦急地说:“今天我请客,可是一不小心,将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怎么办呢?”)画面定格。

教师:你能用什么方法在不敲破蛋壳的情况下分辨出生鸡蛋和熟鸡蛋呢?

(2)幼儿端着混在一起的一小筐生、熟鸡蛋,利用手电筒、板、软垫、清水、盐水等材料,自由探索学习分辨生、熟鸡蛋的不同方法,并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贴上相应的标记。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个别指导。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操作后得出的结论:

教师分别请一个在鸡蛋上贴有一种、两种、三种特征标记创儿讲明贴标记的原因,并当场敲破鸡蛋检验生、熟鸡蛋,帮助归纳出分辨生、熟鸡蛋的方法。

小结:我们知道用手电筒照(光亮)、摇晃(声响)和旋转(快,的方法可以辨出生、熟鸡蛋,也知道用清水、盐水、滚动等方法学习分辨出生、熟鸡蛋。

4、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幼儿简单的生活技能。

(1)幼儿看电视(小熊讲解煎鸡蛋的过程)。

(2)幼儿自由结合分组活动:一组学习剥熟鸡蛋,一组学习生鸡蛋。一组在活动角继续练习分辨生、熟鸡蛋。

(3)大家共同品尝煎好的鸡蛋。

活动在小熊请客的音乐中自然结束。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以有趣的动画导人,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丰富操作材料可以帮助幼儿在自由探索的中自己去发现,这种结论不是老师传授,而是幼儿的直接经验。

此幼儿的学习就显得十分积极、主动,最后以生活技能的培养,煎鸡蛋结束,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技能,可谓一课多得”。

二、专家点评

这节课孩子们由看电视到做游戏,再到分析讨论,得出较蔓学的结论,最后到生活技能培养,整个环节设计流畅自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生熟鸡蛋的不同特点。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辨别,幼儿由具体经验发展到扩展。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操作后得出的结论:

教师分别请一个在鸡蛋上贴有一种、两种、三种特征标记幼儿讲明贴标记的原因,并当场敲破鸡蛋检验生、熟鸡蛋,帮助幼儿归纳出分辨生、熟鸡蛋的方法。

小结:我们知道用手电筒照(光亮)、摇晃(声响)和旋转(快,的方法可以辨出生、熟鸡蛋,也知道用清水、盐水、滚动等方法分辨出生、熟鸡蛋。)

2、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幼儿简单的生活技能。

(1)幼儿看电视(小熊讲解煎鸡蛋的过程)。

(2)幼儿自由结合分组活动:一组学习剥熟鸡蛋,一组学习生鸡蛋。一组在活动角继续练习分辨生、熟鸡蛋。

(3)大家共同品尝煎好的鸡蛋。

活动在小熊请客的音乐中自然结束。

《有趣的蛋小班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