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科学活动教案七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1一、预设目标
(一)自然智能
1、感受秋天落叶的美好景象。
2、喜欢亲近大自然。
(二)整合其他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在操场上玩游戏。
二、活动资源
1、活动材料:户外已经有了很多落叶,装落叶的大塑料袋。
三、示例活动
1、带领宝宝到户外有落叶的地方,边念儿歌边鼓励宝宝观察并感受树叶飘落的到处都是的景象。
师:秋风吹,树叶飘,红叶黄叶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来,和我一起做游戏。
2、可运用优美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宝宝对大自然的热爱,加深宝宝对秋天到处都是落叶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励宝宝用动作或语言表达对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学学小树叶飘。
4、给每位宝宝一个小筐,并带领宝宝找树叶、捡到的树叶放近筐里。
5、可请配班老师协助分组进行活动,注意观察宝宝的行动,保证宝宝在老师的视线内,注意宝宝的安全。
6、引导并鼓励宝宝在捡树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7、鼓励宝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树叶的喜爱,如摸一摸树叶。
8、鼓励宝宝将小筐里的树叶到进旁边的大筐,根据宝宝的活动量适时调整活动时间,请配班老师协助将大筐带回去。
师:我们把树叶宝宝都送到大树妈妈身边去吧!大树妈妈高兴极了,谢谢小朋友把她的宝宝送回家。
四、活动指导策略:
(一)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秋天落叶的美好景象。
难点:喜欢亲近大自然。
(三)活动形式:谈话、户外实践。
四、活动观察与评价
各关键能力表现突出表现较好表现一般备注语言能力
感受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2一、活动意义
幼儿长到5、6岁时,原来的乳牙开始逐渐脱落,换上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恒牙,如任其自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及时教给幼儿换牙的知识,则可使他们尽快适应这一生理变化,学会科学地保护牙齿。美观、整齐、健康的牙齿将有益于孩子将来的生活与工作。
二、活动目标
(一)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带来身体的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二)认识牙齿,了解换牙的知识,了解牙齿的功用,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长出美观、整齐的牙齿。
(三)懂得如何保护牙齿,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活动项目与方式
活动一:参观牙科诊所
(一)教育目标
1.通过参观牙科诊所,使幼儿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与牙科诊所联系,获得诊所工作人员的同意和支持。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观察牙科诊所的环境,牙科医生的工作。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器械?那些牙科医生在干什么
2.观察牙科诊所的宣传栏。
引导幼儿观看宣传栏里的图片并说说内容。
3.观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诊所看病。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病人怎么了?他们得了什么病?
(2)引导幼儿谈论他们为什么要请医生治好牙病?
(3)教师小结:这些病人得了牙病后,牙很痛,吃东西会很不舒服,疼痛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要请医生帮助他们,治好牙病。
4.活动结束,就幼儿参观的所见所闻组织谈话,并引导幼儿思考议论:“他们为什么会生牙病?”教师小结:“由于病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活动二:律动“刷牙歌”
(一)教育目标
1.以音乐活动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刷牙的兴趣。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怎样刷牙的教学挂图一张。
2.律动音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让幼儿看图说说怎样刷牙是正确的。
2.给予音乐,启发幼儿将刷牙的正确动作编成律动。
3.教师汇编幼儿的动作,进行正确示范。
4.教幼儿做律动《刷牙歌》。
活动三:认识牙齿
(一)教育目标
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了解换牙的知识,认识乳牙、恒牙。
3.消除对换牙的恐惧感。
(二)教学准备
《成人的牙齿》和《幼儿的牙齿》挂图各一张。
(三)教学过程
1.观察牙齿。
两人一对,互相数数对方有多少颗牙齿;仔细观察对方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发现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
2.介绍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门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时各有什么作用。小结:门牙比其它牙齿薄,它们可以切开和咬断食物,犬牙比较尖、长,可以撕裂食物;臼牙又宽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比较成人与幼儿的牙数,找出不同处。
4.引导幼儿讨论:有的幼儿掉了牙,还会长出来吗?
5.介绍乳牙、恒牙。
6.了解换牙的知识。
引导有换牙经验的幼儿说说牙齿是怎样掉落的,掉牙时有些什么现象,教师告诉幼儿乳牙到5、6岁时就会脱落,然后长出新牙――恒牙。掉牙时会有点疼,流一点点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时,用凉开水漱口,就会止住。每个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齿有没有松动,如果有,就是要长新牙了。
活动四:怎样才有整齐洁白的牙齿
(一)教育目标
1.知道怎样才能长出美观、整齐的牙齿。
2.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二)教学准备
有关保护牙齿的系列图片。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小朋友互相比较观察,谁的牙齿好,为什么好?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人牙齿不整齐、发黄、发黑和烂牙。
3.介绍怎样才会生长出整齐美观的牙齿。
(1)换牙时注意不用手摇松动的牙齿;不用舌舔松动的乳牙和正在生长的新牙;如果乳牙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要及时请牙医拔掉乳牙。同时引导幼儿思考谈论为什么要这样做。
(2)讨论:“换牙时要吃 ……此处隐藏869个字……述,要求幼儿说清楚方位。
4、出示PPT5,了解“上”和“下”是相对而言的。
最后,树叶飘到了哪里?
它在滑梯的什么地方,在小草的什么地方?
咦!怎么一会儿是上面,一会儿又变成下面了呢?
师幼小结:树叶和小草在一起,树叶在上面,小草在下面;树叶和滑梯在一起,树叶在下面,滑梯在上面。
5、出示PPT6,师幼共同小结前面四幅图。
我们一起把树叶到哪里去旅行了说一说,要说清楚树叶在什么东西的什么地方,是怎么玩的。
6、出示PPT7,学习用方位词“上”和“下”描述树叶的行踪。
树叶还到好多地方去旅行了,我们来看一看,等一下先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师幼共同看PPT说说树叶的旅行。
三、游戏:我和树叶去旅行。
如果你是小树叶,你想飘到哪里?去做什么呢?
来,小树叶飘起来了,飘呀飘呀,飘到书本上,想和宝宝一起看图书……(幼儿学树叶飘出活动室,鼓励“树叶”寻找合适的场景……上面……下面旅行。)
设计意图:谈话直接导入活动,带领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也为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观察PPT。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1,仔细地阅读画面,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大胆表述看到的内容,初步认识上下的位置关系,学习运用方位词较完整描述树叶的行踪。
幼儿学习用刚才的句式完整讲述。
引导幼儿自主观察,交流讨论,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对小树叶的行踪进行描述。
引导幼儿了解上和下是相对而言的,会根据具体事物发生改变。
结合课件对前面部分进行梳理、小结,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增加难度,引导幼儿共同讲述六幅图的内容。
采用游戏的形式,把自己想象成为一片树叶,结合具体情景,感知上下方位,并积极主动地讲述。
科学活动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能与同伴进行自然交流。
2、引导幼儿按昆虫的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虫子图片、虫子标本。
2、幼儿观察过虫子的特征,并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 参观图片展,认识图片上的虫子。
2、 说明今天的任务:请小朋友帮助把昆虫找出来,因为只有昆虫可以参加今天的联欢会。
3、 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出昆虫的特点。
幼儿找出昆虫,并进行辨认。
引导幼儿自制昆虫头饰,在活动区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由于进行过资料的查询工作,小朋友认识的虫子越来越多,于是这天我“请”来了许多的虫子,请小朋友认识,对于这些虫子,孩子们都能分清楚,也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也就是说,孩子已经认识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虫子。
在说到昆虫的特征时,幼儿还不能总结出来,于是我说:今天对参加联欢会的虫子有个要求:六只足、一对触角、两对翅膀、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今天小朋友的任务就是把能参加联欢会的和不能去的找出来。孩子们纷纷找到能去的虫子,当然也有请错的,如:有个孩子就把蜘蛛请来了,但是,他的举动马上引起了其余小朋友的反对:蜘蛛8只脚,它也没有翅膀。结果只好把蜘蛛送回去了。
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把虫子按昆虫和不是昆虫进行了分类。这样的学习是开心的游戏,是自主的吸收,我们现在正在努力使我们的教育变成幼儿自主性的学习。
在活动后,我和小朋友商量:我们可以做各种小虫的头饰,在活动区中进行虫虫联欢会,让我们自己当小虫子,孩子很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儿初步了解秋天明显的特点
2、学习词语:飘落、凉嗖嗖
活动过程:
一、了解秋天明显的自然特征
1、(出示图片)谈话、提问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秋天到了,树有什么变化?什么花开了?有哪些果子成熟了?风吹在小朋友身上有什么感觉?小朋友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
2、小结: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爽,有些树的叶子变黄了,有些树的叶子变红了,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了,像蝴蝶跳舞。秋天到了,菊花开放了,许多果子成熟了风吹在小朋友的身上凉嗖嗖的,大家都穿上了毛衣。
二、到户外捡落叶
科学活动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及动物生活和环境间的关系。
2、使幼儿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建立环保意识。
3、激发幼儿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灰喜鹊图片一张,喜鹊叫声录音
影像资料两段:灰喜鹊在和谐、美丽的环境中生活
环境恶化,灰喜鹊无家可归,伤心搬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
1、播放灰喜鹊鸣叫,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听,这是谁在鸣叫?鸣叫声怎样?听后,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灰喜鹊图片,幼儿认识灰喜鹊外形。
原来这么好听的声音是一只灰喜鹊在叫,它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歌唱。
3、通过视频,幼儿了解喜鹊习性。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吃什么?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我们一起来看看灰喜鹊的独白。(看视频1)
4、教师小结:灰喜鹊生活在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园和风景区的稀疏树林中,常十余只或数十只一群,穿梭于树林间,不喜久留,似游击式活动,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食性杂的鸟类,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步行甲、金针虫、金花虫、金龟甲,鳞翅目的螟蛾、枯叶蛾、夜蛾、膜翅目的蚂蚁、胡蜂,双翅目的家蝇、花蝇等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乔灌木的果实及种子。
二、通过视频,幼儿感知环境的变化对灰喜鹊的影响。
1、看,灰喜鹊在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得多快乐、开心。可是有一天,美丽的环境变了(看视频2,树林被损坏的场面)
2、请幼儿讨论:环境的变化会对灰喜鹊有何影响。
3、幼儿看视频2(完整观看)
4、小结:美丽的环境被破坏了,绿绿的树林没有了,灰喜鹊生活的环境被破坏了,因为没有了树木,灰喜鹊的食物越来越来少,因此灰喜鹊伤心地离开了,它搬离了原来的家。
三、经验迁移:
灰喜鹊会搬到什么地方去?在那儿灰喜鹊又能生活多久?
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护环境,让灰喜鹊有个永远的家。
五、结束活动: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响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