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了大海》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看见了大海》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看见了大海》说课稿1教材分析: 1、课文地位及作用:本篇在单元中属阅读课文,以学生自我分析为主,教师辅导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能力目标:实用阅读能力
语言目标:领会文章思想内容,感受作为纯真美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一、导入新课(以下是课件教学)
1、运用媒体播放《漂亮妈妈》电影片段
2、问:同学们见过大海吗?知道大海吗?
答:播放的大海画面,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大海如此广和深。这深、广的大海、远古孕育了生命,养育了生命。
3、问:平常人们常以海喻什么?
答:常以海喻: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海洋......
4、问:设悬念:
本文写沙子见到了大海,将意味着什么?
答“通过学完全文,明确本文题目含义。
二、1、这单元:通过不同文章的学习,了解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一般要求。了解记叙文为何和抒情、议论相集合,明记叙文的写作。
2、范读或学生集体朗读:
问:这是一篇以什么为主的记叙文?
答: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2、记叙文人称有那些?
答:有第三人称,本文采用第一人称。
3、本文用第一人称写发的好处?
答:令人感到亲切,可信。
4、记叙文表现手法?
答:记叙文是记叙描写的表现手法为主,此外,抒情、议论、说明的表现手法为辅。
强调本文是以记叙和抒情统一于一体,深深的情感蕴含在娓娓的记叙之中。
5、记叙文中以记人为主、势必有对人物的描写。任务描写法有那些?
答:人物描写法: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强调侧重在心理描写。写得精练、传神。
重点:本文通过写“我”—一个身体畸形的女孩,在继父的鼓励下,出了家门,战胜了自卑,成了一个能自立于世的人。
四:段落分析
分析:全文分三部分:
一(1):介绍“我”是个畸形的女孩,八岁前,没迈出过大门一步。
本段:简洁而形象的几句话,读后令人无限同情。她的童年,没有自由,没有游戏,没有欢乐,也缺少父母的慈爱。
二(2—25)“我”在继父的鼓励、教育、帮助下,掌握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继父鼓励、教育、帮助下——战胜自卑独立于世界过程:
一层:(2段-12段):在继父鼓励下,跟继父上街了。
这层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都很贴切儿童的特点。(指的课文那些句子?)
沙子由害怕、羞怯—高兴地与孩子们一起去玩。
二层(13—17):大海的故事使沙子确立了生活的信念,有了奋斗的目标。
强调:这是沙子的童年生活中重要一次。
分析:沙子和别的儿童一样,特别爱听故事、而其继父当过海员、最熟悉大海了。写其继父给沙子讲大海的故事、一定很心动、令人感到自然、真实。所以沙子:“我听得着了迷”--对大海产生了无限向往,继而向继父发问:“我能看见海吗?”,继你说:“能、等你再长大些,等到15岁,我就带你去看大海。”--“我的眼前豁然亮了”。
为什么会这样?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沙子想去看大海,到15岁继父会带她去看大海。沙子幼小的心灵中有了一个信念、生活中有了一个目标、精神上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生活也就立刻感到有了意义,有了乐趣,自然“我的眼前豁然亮了”。
三层(18-22):在继父的鼓励、教育、帮助下,沙子独自商店、做家务、学文化,最终能自立于社会。
分析:沙子的继父:退休海员--年近60--哮喘严重--经济条件差--沙子母亲离开了他们。
沙子--不是他亲生女儿---还有残疾。
沙子继父却以顽强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中的一切困难。以博大的胸怀爱护沙子、关怀沙子的成长、帮助她战胜自卑、树立生活信念、指导她学文化,督促她学会料理生活中各种事务、鼓励她的点滴进步,使沙子终于自立于社会。
沙子继父在文中只是作为一个陪衬人物来写、但其极普通人身上闪射出耀眼的光辉、感人到深。
四层:(23-25)沙子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但继父却因病去世了。
分析:“我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原来一个“怕极了”“羞怯”“见人”,现在“在镇子上穿街走巷、为继父请医生、买药、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独立承担了全部家务。”继父在弥留之际,向沙子承认“我对你撒谎”,从中可看出什么?
答:1、看出继父是个诚实的仍
2、继明知过敏性哮喘、必须远离大海、但又答应带沙子去看海,完全是为沙子考虑、用心良苦。他撒谎,但无愧于心。
3、临终前勇敢承认自己不对,相信沙子最终会理解他一番苦心的。
三(25)沙子终于领悟到“看大海”的真正意义---继父把沙子领进了生活的海洋。
分析:这段来在全文中的重要地位。
如果文章不写这一段、全方就成了一个不幸孩子的故事。
沙子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沉浸在失望委屈和伤心之中。文章的基调就变得哀怨、感伤和低沉。而且文章前面所写的沙子的一切努力,在失望之中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有了这一部分“带我去看大海”,就不仅是字面上的意思,面是有了深刻的内涵,文章前面的所写沙子的一切努力到此就完美地表现为沙子真正成长为一个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之人了。使全文具有一种催人奋进不力量、基调显得积极健康了。从面深化了主题。
这一段有与无,是有质的区别的。
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极为成功。
《我看见了大海》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景山教材第十册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记叙了“我”—一个身材畸形的女孩子,在继父的指导下,由一个从未出过家门,有着严重自卑心理的女孩子变成一个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课文通过对继父语言、动作的描写及“我”的内心独白,充分表现了继父对“我”那海一样深厚、博大的爱,也表现了“我”
对继父深深的怀念、感激与愧疚之情。是一篇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文章。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现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能力目标:
……此处隐藏7420个字……继父”一次的评价入手,让学生简单谈谈对继父的印象,从而为凸显文中继父的伟大形象埋下伏笔。师板书重点词。2、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下:课文围绕继父和“我”写了几件事?
然后板书要点:带我上街;讲海、准备看海;临终吐真言
3、细读分析:
主要从围绕继父的三件事来展开阅读、理解:
(1)带我上街:
设计富有渲染色彩的导语,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通过默读,感悟课文内容;再通过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然后在分角色朗读中感受人物特点,进一步了解河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2)讲海、准备看海:
通过导读继父对大海的描述,激发河子想要看海的愿望,从而能够乐意接受继父为她安排的一切,因为在河子心目中,这些都是看海的必要条件。
在第18、20自然段的自读、领悟中体会继父的用心良苦。
(3)临终吐真言:
出示24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事实的真相,感受河子的心情,与后面的理解“看海”的真正含义又形成了对比
(4)领悟“看海”的含义:
通过重点段的品读,了解继父所做的一切达到的效果,懂得河子如何理解了继父的良苦用心,能够动情地对继父说:伯伯,我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体会“看海”的真正含义。
(5)小练笔:
解析重点语段结构,学习写作方法,做到读写结合。
(6)对比开头,感受首位的特点。
(7)评价继父,客观理解人物形象。
4、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5、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
书写读后感,及时记录自己的心得;
《我看见了大海》说课稿6知识目标: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继父对“我”海一般深沉、博大的爱及我对继父的怀念、感激与愧疚之情。
2、使学生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并思考自己怎样去爱。
教学重点:
结合继父为我做的四件事,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继父对“我”的爱。
教学难点:
通过对“……骗局……”、“看海的意义”两处的探究,进一步地体会继父对“我”的爱是那样的无私、伟大。
教学时数:三课时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8岁前的河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15岁后呢?
2、河子的这种变化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是谁改变了她?
3、一个普通、年迈的海员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一个人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我们共同来学习。
二、结合继父为“我”做的四件事,初步感受继父的爱。
(一)速读课文,看看继父为了帮助“我”成长而做了哪几件事?
(二)1、带“我”上街
2、给“我”讲海
3、教“我”学知识、做家务
4、鼓励“我”做事
(三)自学。画出描写继父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继父这样做的用意。
(四)汇报交流
1、带“我”上街:
a、目的:消除自卑心理,领“我”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
b、分角色朗读:体会继父的慈爱。
2、给“我”讲海:
a、目的:帮“我”树立第一个人生目标,使“我”有了成长的动力。
b、创设情境读关于海的故事,理解继父对“我”的用心及“我”对海的美好向往。
c、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看海的日期要定在15岁?
3、教“我”知识、做家务:
a、目的:学好文化才能在社会中谋生,学会做家务才能自食其力。
b、理解“规定”一词的含义:继父对“我”严格的要求都是为了“我”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这同样源于继父对“我”的爱。
c、“永远讲不完的海的故事”:让“我”始终不放弃梦想,为梦想而努力。
4、鼓励“我”做事:
a、理解“欣喜若狂”、“惊天动地”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体验,你们的父母在什么情况下为你而欣喜若狂?而继父呢,“我”只是做了原来不能做的事,继父为什么当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在逐渐学会克服困难,经受住了生活的磨练,这是“我”成长的标志,而这正是继父所期望的)
b、继父此时的状况呢?结合23、24小节(身体孱弱,被妻子无情的抛弃,这对年迈的继父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但还拖着病病歪歪的身子,鼓励我做各种事,还是为了让“我”成长起来)
c、继父的心愿达成了吗?(一个人、办各种各样的事、独自承担家务。我已经真正长大了。)
d、解决“为什么看海的日期要定在15岁”这一问题。
三、精读重点段,突破难点,进一步感受到继父的爱是那样无私、那样伟大。
1、继父的心愿达成了,而“我”历经了7年的等待也终于盼到了看海的日期,可是当继父告诉“我”这一切永远都不能实现的时候,“我”感到失望、委屈、伤心,甚至认为这是一个骗局。你们认为这是不是骗局?
2、引导探究:继父明知“我”会失望、伤心,甚至会埋怨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他的苦心?或者永远都不告诉“我”真相呢?(结合“安安静静的去世”来理解继父的爱是多么无私的、多么伟大,他的胸襟是多么宽广)
3、引读“当我……”“我”终于明白了“看海”的意义。你们明白吗?
a、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看海作准备
b、去海边之前,让我必须学会应付一切。
4、继父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在没有他的日子里能够坚强、独立地活下去,而他的良苦用心却从没向我提过之言片语,直到这时,我才真正懂得了他的心。所以站在他的遗像前,我悄悄对他说:“伯伯,我看见了大海……
5、“我”实际上看见了什么呢?(继父海一样深厚的爱、海一样宽广的胸怀、继父就是“我”的大海,承载着“我”这只小船鼓起风帆,破浪前行。
6、“我”对继父的呼唤蕴含着怎样的感情?(感激、怀念、愧疚……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四、再读课文,歌颂父爱
现在你们知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爱)
继父,一个普通的海员,一位伟大的父亲。
五、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
继父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看海做准备。继父说去海边之前,让我必须学会应付一切。
当我穿行在闹市上时,当我熟练地做着家务时,当我受邻居的委托替她照看孩子,从而每月从她那里得到40元的生活费时,我突然明白了继父的“看海”的意义。有无数次,我站在继父的遗像前,悄声对他说:
“伯伯,我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