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张家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迷人的张家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反思1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联想,领略张家界美丽的自然景色,了解其科学价值。
3、学习写景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联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是个旅游爱好者。假期中我游览了湖南省的张家界风景区,给你们看看我照的相片吧。(课件出示相片)张家界迷人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就连书中的作者也忍不住去游览了张家界。你们想去吗?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张家界。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张家界的?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再回答。
老师板书:山、水、植物、动物
三、深入学习课文:
现在,我们跟随着作者乘车来到了张家界风景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山的世界。
(一) 学习山的部分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默读边思考:张家界的山峰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动笔划下来。
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动笔划句子并思考。
2、总写句
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重重叠叠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 学生答:山多、高 老师板书
作者运用?重重叠叠、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这三个词语写出了山峰的多、高的特点。
3、分写句
山峰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句子?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的利剑……? 说明山的姿态多、千姿百态。 老师板书
(1) 山峰有哪些姿态呢?请你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山的姿态。
(2) 在你的脑海中一定呈现了千姿百态的山峰,那就请你用简笔画的形式把书中描写的山的姿态画在纸上。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学生动手画,找两个学生板书。
展示学生的画。
(3) 看来不同姿态的山已经印入同学们的脑海中了。让我们看看张家界真正的山峰的姿态。
(课件出示五、六张图片)问:这是书中描写的什么姿态?
(4) 作者将山峰的不同姿态生动、形象地展示在我们面前,用了什么手法描写的?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在读中体会。
(5) 只有这些形态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的用法)
请你展开想象,用比喻的方法描述其他山峰的姿态。(课件出示
三、四个图片)
学生看图片练习说话。
(6) 这么多奇特的山峰纷纷排列在作者的面前,
作者有什么感受?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学生读句子?它们纷纷排列在你的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每一座山峰,都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用什么手法写出喜爱、赞美之情?
(7) 让我们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一起欣赏张家界千姿百态的山峰吧。
老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4、金鞭岩
在这一排排的山峰仲金鞭岩最让作者难以忘怀。
(1) 金鞭岩有什么独特之处让作者难以忘怀呢?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指名读句子并说体会。
(2)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金鞭岩,给你什么感受? 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磅礴的气势。
5、黄狮寨
张家界的山峰多得数不清,要想将这些千姿百态的山峰尽收眼底,就得去黄狮寨。
出声读第四自然段,体会黄狮寨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看书上的图片,哪是点将台?如果你站在点将台上向下望能看见哪些景色?
指名说一说。
请一人读第四段,其他人边听边想象。
(二) 学习水的部分
张家界的山多、高、千姿百态,那么张家界的水呢?
1、 默读第五自然段,边默读边体会:金鞭溪有什么特点?用书中词语填空。
(课件出示填空)金鞭溪的溪水——————!
学生默读思考,口头填空。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溪水的词语?请说一说。
2、 你看,这就是金鞭溪(课件出示图片)有什么感受?美!老师板书。
从书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读一读。
学生找句子读句子。
正如书中说的: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让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片,也来享受一下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安谧静美。 放轻音乐,学生有语气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学习动、植物
张家界不仅具有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而且还具有科学价值。 出声自由读第六、七自然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
这些都说明了张家界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 老师板书。 看到这么迷人的山山水水,作者由衷地赞叹道: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神境。 老师板书。
四、练笔:
祖国秀丽的山川,怎能不让人神往?同学们一定觉得张家界值得一游,可遗憾的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或不了解它,根据你的所知,抓住张家界某一方面的特点,精炼语言,写一句或几句精彩的广告词,向周围人介绍张家界,打响张家界的知名度。 学生三分钟练笔,指名读练笔。
五、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张家界旅游,会有更多的人欣赏到这仙境般迷人的张家界。张家界之旅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山: 多 高 奇
水:美
16人间仙境
植物: 宝库
动物: 乐园
教学反思
一、图文整合,指导?神游?教方法。
新课伊始,我先问同学们是不是都喜欢旅游?都去过哪些地方?当同学们回答之后,我又说:?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可是加起来也没有我去过的地方多。信不信?老师世界各地都去过,什么都见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南沙群岛,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还有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从同学们一个个充满好奇的目光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羡慕,他们怀疑。我趁机再问:? ……此处隐藏11220个字……p>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迷人的张家界》是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文章,课文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用词准确传神,想象奇特丰富,布局合理巧妙。课文紧扣“迷人”二字展开,先总说游览张家界之后的整体感受——“仙境般迷人的景色”,然后具体描写这里的奇山秀水,再说它在世界自然遗产中的地位,结尾和开头相呼应,强调了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二、教学评价与反思:
1、巧创情景,构建认知的桥梁。
张家界地处我国湖南省,学生中很少有人去游览过。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是个旅游爱好者。假期中我游览了湖南省的张家界风景区,给你们看看我照的相片吧。(课件出示相片)张家界迷人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就连书中的作者也忍不住去游览了张家界。你们想去吗?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张家界。”凝练优美的导语和真实的相片,使学生好像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张家界风景区。
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金鞭溪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课件:同学们欣赏着金鞭溪的图片,聆听着轻柔的音乐。这声形并貌的多媒体课件,在给学生带来了美妙的视、听觉享受的同时,催化了学生对溪水特点的理解,并用填空的形式积累了好词佳句。实现了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真正做到了“潜移默化”。
2、层次清楚,学法多样。
《课标》中强调高年级的学生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迷人的张家界》是一篇写景文章,学习写景文章应该明白三个内容:景物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出声自由读找出了山峰千姿百态的特点,但我并没有让学生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而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山峰的形态,接着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书中描写山的姿态。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动手画出了六、七种山的姿态,对张家界山峰的姿态有了感官的认识,并实现了语文与美术的整合。在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时,我出示了四幅张家界不同姿态山峰的图片,边看图边想象用以上修辞方法口头描述其他山峰的姿态。在此指导了学生描写山峰的写作特点,而且使学生了解到张家界的山峰确实是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在学习黄狮寨一段是我设计了:如果你站在点将台上向下望能看见怎样的景色?这样带学生入境,仿佛亲临点将台与作者感同身受,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以读促解,读中感悟。 《迷人的张家界》一课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教师的朗读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我运用多种方式如:引读、齐读、默读、自由读、填空读、配乐读、带着感受读等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读得不太通顺到读得流
畅,从读得较为平淡到读出感情。这样“以读促解,读中感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使其读出了语感、情趣和韵味。
4、巧妙迁移,读写结合。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运用语言。就这篇课文而言,第一自然段中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方法的配合运用,以及描写山峰姿态的详写与略写。这样的描写,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课上,通过自读自悟和积累,这段美文中传神的表达和张家界山峰特有的姿态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中。故此,教师在课尾巧妙迁移,读写结合,安排了这样的课上练笔:根据你的所知,抓住张家界某一方面的特点,精炼语言,写一句或几句精彩的广告词,向周围人介绍张家界,打响张家界的知名度。从学生展示自己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写成的形式纷呈的精彩的广告词中,从教师的相机点拨中,我欣喜地发现: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学生都能恰当准确地巧妙迁移生成,学以致用,相得益彰。
当然我的课也存在很多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在如何体现“用教材去教”这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提高认识,放开手脚。课堂上,要重视过程教学,“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要真正落实在教学行为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挖掘他们的潜能。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反思8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写景作文这一块还有所欠缺,平时也布置过孩子写了类似这样的文章,但孩子们多数都是以时间顺序来描写,为此想借这篇文章教会孩子以游览顺序来描写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课文紧扣“迷人”一词:先说游览张家界之后的总体感受——仙境般迷人;然后通过奇山秀水的描写和张家界在世界自然遗产中的地位,具体表明了张家界的迷人;课文的结尾和开头相呼应,强调了这里确实是迷人的人间仙境。文章语句优美,运用了多种表达手法,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好素材。
课堂教学时,我先出示PPT让学生欣赏张家界的风景图片,感受风景的迷人,欣赏完了后让学生说说感受,再引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最后通过朗读来感悟张家界就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在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后,我引导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要求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围绕交流问题进行探究。探究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部分学生表现较好,各组都较好的完成了学习目标,下面是探究问题的设计思路。问题一:自由读课文第3、4、5、6 自然段,聚焦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思考他们在段落中的作用。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后,通过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出本文的写作顺序,从而理清文章脉络。问题二: 选择张家界最吸引你的一个方面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一问题的设计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本来我想让学生找到每一段的比喻、拟人、排比以及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通过小组合作展示的形式展示给所有人看,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只展示第二自然段,这样就让人误以为老师只抓住第二自然段来讲解,最后导致升华主题时学生讲不出来,这是我在以后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的地方,明确问题的准确性,并让小组长合理分配好组员的工作。
由于前面花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小练笔没有在本堂课完成,这也是我在今后课堂上应该注意的地方,尽量完成教学目标上的任务。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反思9——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迷人的张家界》是一篇阅读课文,文辞优美。教师课前利用教学信息化平台让学生感受到此处的迷人风光,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词句,朗读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然后抓住契机,通过屏幕向学生展示其他景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合作学习,运用积累到的词句练习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后组织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利用屏幕出示画面,向大家介绍各景点的风光。这样既进行了语言和能力的训练,同时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